城市級智慧停車的投資陷阱
為改善城市道路環境,緩解停車難及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國內許多城市正在大力開展道路智慧停車項目。城市道路智慧停車可以大幅提高道路泊位的周轉率和使用率,還可以解決僵尸車長期占道、車輛違章停放等一系列停車難題,真正做到還道于民,有力改善了居民出行體驗,社會效益明顯。
目前,很多城市主管部門主動尋求企業單位采用PPP或者BOT方式來建設經營城市道路智慧停車項目,但參與合作的企業在考慮到項目收益的同時,也應充分認識到道路智慧停車業務中存在的投資陷阱(如下圖所示)。

道路智慧停車屬于一個新興的行業,有些地方政府對其沒有充分的認知(包含管理需求,宣傳需求,投資金額等等);既希望管理好停車,又希望控制好輿情。而運營商則認為城市道路停車資源屬于稀缺性資源,其中蘊含巨大商機,因此不惜重金投入。對于車主來說,一方面希望路上可以隨時停車,一方面又沒有繳費的習慣,哪怕是幾元錢的停車費。因此,政府、運營商和車主對于道路智慧停車首先在認知上就有所不同,為后期項目運營埋下了隱患。
目前,城市道路智慧停車項目運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城市智慧停車項目受政府影響大,項目在實施運營中無論停車收費定價標準、設備設施投放、停車資源管理、都要嚴格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辦理。
2.政府可以隨意違約,擅自調整收費價格,擅自叫停項目運營,這是運營商面臨的最大風險。
3.城市智慧停車項目"特許經營權"競爭激烈,運營商要付出大量資金才能獲得運營權,同時項目前期建設投入成本高,對企業資金要求較大。
4.企業在運營中會面對由于停車繳費和對停車泊位進行日常管理而導致的企業、百姓和政府之間產生的種種矛盾,需公關平息社會負面輿情。
5.城市道路智慧停車業務可分為前期宣傳-電子收費-后期催繳“三個關鍵環節”,對運營商的管理要求較高。
6.由于城市道路智慧停車采取先停車、后付費的管理模式,停車欠費追繳成為城市智慧停車管理的一大難題。

由于地方政府對于道路智慧停車項目的支持力度不同,各地運營項目的實際繳費率也存在天壤之別,有的城市繳費率可以達到80%-90%,而有的城市繳費率連50%都不到。城市道路智慧停車項目由于前期投入成本高、建設周期長;后期維護難、運營成本高等因素,使得行業整體利潤率不高;如果實際繳費率再處于較低水平,那整個項目將難以維持正常運營。同時,運營企業與政府簽訂的項目轉讓協議一般都在10年以上,企業將面臨長期虧損的局面。因此,企業在投資城市道路智慧停車項目時,應充分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因素,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以避免落入投資陷阱。


識別二維碼
關注加視誠科技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